成果创新


  (1)在长期培养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我国教育硕士培养领域,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经验性实践”与“研究性实践”两个概念。并以这两个概念为理论起点,针对实践属性与价值功能不同,提出并创建了两种类型的实践平台。第一种是“经验性实践平台”,将山西师范大学国培在山西省建立的中小学校培训基地作为教育硕士的“经验性实践平台”,研究生到这些学校进行实际课堂教学,获取与积累直接的教学经验。第二种是“研究性实践平台”,与山西省多所优质中学,如山大附中、太原师院附中、省实验中学、长治平顺中学、太原万柏林十一中、运城中学、运城康杰中学等联合建立“研究性实践平台”,聘请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作为研究性实践的指导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实施课堂教学观察,参与教学活动与教研活动等,接受优秀教师的课题实践指导,获取研究数据,撰写学位论文。

  (2)在培养实践与核心理念构建的基础上,创建了“校地联合,研教统一”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出了模式的运行机理、理论框架、运行机制等,理顺并总结出了模式实施的具体措施及其学理关系,并运用框架图予以准确、简洁、明晰地表达出来。

  (3)依据培养目标与模式运行要求,重构了课程。①学分结构重构。理论课程的“2”学分实行“1+1”结构,即“1”学分的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前沿与进展、研究范式与方法等内容的学习;“1”学分的实践活动调研与问题解决,从学科研究的特殊视角出发,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实际调研,形成研究报告。②课程内容重构。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中渗透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育经验研究、反思性教学、教育行动研究、教育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等内容与方法,培养教育硕士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③增设《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中学课堂教学模式训练》等实践类课程,深化理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聘请一线的专家教师、校长、教育行政管理领导等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讲解与分析,让教育硕士在更高层面上、多角度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